主題教育 | 找準“后半篇”文章的破題之法
——看浙江省第十一地質大隊如何以主題教育推進事企分離改革
◎? 吳? 義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浙江省第十一地質大隊黨委聚焦服務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地質災害防治和生態文明建設,從實處謀招,從實事謀行,從實效謀成,積極探索事企分離改革“后半篇”文章破題的新路徑,奮力打造新時代地質事業高質量發展新樣板。
“四個突出”確保主題教育高位部署、全面展開
該隊黨委把學習黨的創新理論與破解事企分離改革中出現的新問題相結合,將理論學習、調查研究、推動發展、檢視整改四項重點措施貫通起來,將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的鮮明成效,轉化為做好改革“后半篇”文章的原動力。
在謀劃動員部署中突出更嚴更細。該隊黨委圍繞“共富型地質現代化”這一生動命題,抓住隊級干部“關鍵少數”,覆蓋中層黨員干部“中位數”,帶動普通黨員職工“絕大多數”,構建“五個一”工作抓手,形成黨委書記總體抓,黨委副書記具體抓,其他黨委委員協同抓,黨支部書記跟進抓的全覆蓋態勢,確保主題教育高質量推進與地質工作高質量履職盡責,一體化展開部署。
在學思想強黨性中突出系統溯源。辦好“學習強國讀書班”,恢復地勘講壇常態化學習教育機制,在職工書屋中增設“主題教育自習室”,每月編印隊內《學習強國 地質報國——主題教育學習資料匯編》等,形成系統學、全面學、重點學、溯源學的濃厚學習氛圍。
在重實踐建新功中突出學用貫通。針對事企協同發展、公益履職機制創新、地質工作管理模式和裝備現代化、科研成果合作轉化、薪酬和人才梯隊建設、現代化新基地建設等6個方面,每位隊領導帶頭主抓一個課題,中層黨員干部跟進,通過深入一線項目部,梳理解決短板問題。深入長三角地區有關地勘單位和地方自然資源規劃部門,通過對接對標學習取經等方式,營造濃厚的調查研究氛圍,解決當前急迫問題。
在走前列作示范中突出守正創新。將推進主題教育走深走實作為改進“四風”問題的重要契機,著力構建內部例行審計前置、工作業績月度“晾曬”等強作風、強績效的長效機制,推動現代化裝備運用、數字化場景建設、科研課題合作立項、科研成果轉化服務等工作再增壓、再加碼,爭取不斷涌現新成果。
堅持“地質立隊”,積極打造“六新”地質工作支撐服務鏈
今年是浙江省地勘單位事企分離改革全面落地、浙江省地質院成立以來正式運行的第一年,也是該隊全面回歸公益性職能履職的第一年?!白龊靡桓?,引好千條線?!痹谡憬〉刭|院的統籌部署下,該隊黨委從主題教育中悟規律、明方向、學方法、增智慧,在千頭萬緒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直面事企分離改革后出現的新問題、新困難,敢為人先,主動探索解決路徑,積極打造“六新”地質工作支撐服務鏈。
爭取在浙江省攻深增儲擴能找礦行動中提交新成果。該隊黨委成立地質找礦黨員突擊隊,給年輕的黨員技術骨干壓擔子,全力以赴推進兩個“三性”地質勘查項目有序展開。目前,平陽-青田鈮釔礦調查評價和平陽縣懷溪省級重點勘查區銅金礦普查兩個項目實施順利。建立黨員先鋒工作專班,聚焦成礦理論模型體系、綠色勘查技術裝備及工法、野外作業安全預警等模塊,探索構建“三性”地質找礦項目現代化作業示范體系。目前,該隊充分發揮新技術、新裝備的效能,將傳統實驗室裝進“背包”,帶到礦脈露頭點,大大提升了一線找礦線索的驗證時效性。同時,還利用單位積累的地質礦產資料,支持地方政府創建縣級地質勘查基金中心。通過補充一定的工作量,將“塊狀”礦區連成片,真正實現找出一批勘探靶區、推出一批探礦權、出讓一批采礦權,探索地質找礦項目公益與商業協同推進示范機制,為地方經濟發展作貢獻。主動在地質災害防治“駐縣進鄉”行動中展現新作為。將地質隊員“駐縣進鄉”行動作為主題教育中為民辦實事的一個重要窗口,著力打造一支地質災害防治“戰時特種兵”隊伍。主動開展浙江省地質災害防治“三年行動”核銷點的“回頭看”和溫州市普適性地質災害專業監測點排查工作,并就監測點布設的準確性、完好性和運維情況向地方作了專題通報。主動與溫州市局一起制定了《溫州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檢查指導手冊》,打通地災防治“最后一公里”。
主動在韌性城市安全技術服務領域打造新示范。該隊承擔的溫州奧體中心地下感知系統建設項目進展順利,動態監測數據為助力亞運會溫州賽區保駕護航。以龍港市城市地質調查示范項目為試點,建立以地質環境數據庫為核心的透明城市三維數字駕駛艙應用場景,并與中國地質調查局南京地調中心合作,編制浙江省首部縣級城市地質工作標準示范體系?! ?/p>
主動為自然資源要素保障提供決策咨詢新服務。積極主動配合地方政府相關部門,為溫州市24家已建綠色礦山及待建礦山“回頭看”工作提供技術支持。積極參與地方重大科技攻關項目“揭榜掛帥”行動,聚焦地球系統科學與城市治理相融合,主動向地方政府部門提交自然資源全要素保障調研建議。
主動在地質資料社會化及科普服務領域展現新擔當。積極籌建集倉儲、展示、科普于一體的溫州實物地質資料檔案館,并充分發揮老黨員的帶頭作用,組織年齡大的企業回歸人員,開展地質實物資料(巖心)集中整理工作,再次編錄分析,為浙江省“兩區優選”提供新的找礦線索。深化與溫州市科學技術協會的合作,通過建立干部互掛鍛煉機制,將地學科普深度融入地方科普工作大體系。
主動在數字改革中尋求地質現代化探索新動能。充分發揮省級重點院士工作站(溫州市惟一一家)的科研賦能作用,努力構建財政立項項目蓄水池,積極與專業高校院所對接合作,專班推動“數智地質”應用場景體系建設。
評論
已有條評論